當腦筋急轉彎(Inside Out) 中的樂樂告訴憂憂,金門大橋(The Golden Gate Bridge)不是用金塊(Golden)做成的大橋,憂憂回應:「樂樂,我很開心你告訴我地震是只是一個迷思,要不然我現在一定很焦慮害怕!!!」
你是不是常常在心中問自己:「我到底在焦慮什麼?」
那要怎麼處理焦慮呢?
-
又到了綠光老師充電時刻,這次的培訓主題再次邀請到 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講「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」
-
首先我們認識「焦慮」:
1.焦慮像「一個謎」
通常不太能像害怕一樣,清楚把焦慮的原因講清楚
大人不能期待孩子開口說,因為焦慮「不好說」
2.焦慮也像一個「漸層的量表」
一定程度的焦慮有助於我們維持警覺,表現在維持在一個水準
它是自然且必要,不過當焦慮失衡過量時,其實是對於身體有很大的負荷
-
老師整理了孩子容易焦慮的類型與解決方法:
1.分離焦慮:
因孩子的依附關係發展不好。
來到新的環境,可設計情境讓孩子喜歡,轉移孩子的注意力。
2.分組焦慮:
分組問題需要大人來解決
3.書看不完的焦慮:
書看不完本來就是不合理的想法,引導孩子知道考試並不是要看完書,協助孩子如何輸出,而非一直輸入
4.孩子考試焦慮:
練習想像看自己準備考試、寫測驗的畫面,有畫面,控制感會增加
5.亞斯伯格VS焦慮:
盡量按表操課,除非我們想讓孩子練習突破限制
-
大人們可以做什麼呢?
1.「和孩子聊焦慮」
不要抑制孩子的焦慮。
2.「大人的自我表露」
大人適度表現出自己的脆弱,是一種成熟的反應,焦慮不需要再是秘密
3.「掌握可控制的」
即使發生了不可控制的事,學習平常練習「轉念」幫助自己放下焦慮
-
謝謝王意中臨床心理師的熱情分享,老師們都受益良多!
謝謝 @感恩基金會 在師資培訓的贊助,讓我們接觸到北中南許多用心服務的機構,一起成為更好的助人者!
-
更多有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
粉絲專頁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toz.wyc
親愛的少年podcast https://ssur.cc/6SZmBzCwy
-
#新竹 #課輔 #綠光種子 #師訓 #覺察孩子的焦慮 #新竹靈糧堂 #王意中心理師 #感恩基金會
定期定額,成為孩子的後盾- 線上捐款-綠光種子教室課後陪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