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學期發新課本、考試時發考卷等,
孩子在拿到屬於自己或代表自己的物品時,
從小,第一動大多被交代,先寫上班級、姓名、座號,
而其中,由父母精心替孩子起的「姓名」,
似乎漸漸與班級座號,同淪為僅供辨識的工具。
-
老師在準備閱讀教材時,靈機一動,
利用象形字單元,請孩子畫在白板給同學猜,
效果極好,各個意猶未盡,讓孩子產生濃厚的好奇心。
接著結合自身創意,讓孩子化身為文字藝術師,
第一、以圖像式的角度,著手改造自己的「姓名」,
第二、將「姓名」組合成一個字,並將其取「新發音」,
了無新意的「姓名」,轉眼間生氣蓬勃,獨樹一格!
不但重新認識自己的名字,也賦予文字新的生命。
-
此後,班上彼此的稱呼變成:「老師,ㄇㄟˇ跟ㄎㄩ在說話」
「ㄆㄧㄠˋ跟ㄔㄨㄣˊ今天負責打掃廁所」…
在綠光,有趣的事情不只這些,請追蹤 #綠光IG 看更多
【Instagram】 一起來看老師小孩活潑奔放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greenlight_hc
【綠光教育吧!】 一起來交流教育難事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1440748152760979/
【綠光天使】 一起成為綠光天使吧
→ 臉書連結